《千字文》出自南朝才子周兴嗣手。周兴嗣(?—521),字思纂,南梁陈郡项(今河南项城)人。祖上曾任汉太子老师,家学素养厚重,本人更是以文学知名当时,深得梁武帝萧衍赏识,授官员外散骑侍郎,奉命编纂国史,著有文集百余卷。

《千字文》原是周兴嗣奉诏编缀的一篇命题文字,篇名为《次韵王羲之书千字》。《梁书》于其虽有记载,但过简略,好在宋人《太平广记》叙述尚详,为我们保存下来了《千字文》成书情况:

据说《千字文》传出后,世人初始一片疑惑,搞不清为什么周文竟是早其一百多年的东晋书圣王羲之所书写?

原来梁武帝为了教诸王学习书法,让人在王羲之遗墨书迹中拓出一千个不相重复的字,写在纸片上,因零碎杂乱没有次序,于是召周兴嗣说:“你才思敏捷,可用此千字给我编一篇韵文出来。”不料周兴嗣仅用一个晚上就编好了,只是他的两鬓也在一夜之间都花白了。

《千字文》以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”开头,用被指定的无一重复的一千个单字,条理贯通、叙事有序地吟咏了关于天文、博物、社会、历史、伦理、教育等包罗万象的诸方面知识,且结构严简,文采飞扬,对仗工整,协韵流畅,令人叹服称绝。其既可识字、学书、习文,又可增广见闻,兼能启蒙儒家伦理思想,成为我国历史上综合性蒙学读物的开山之作,对后代如《蒙求》、《三字经》、《龙文鞭影》、《弟子规》等一系列蒙书的编写体例和内容影响深刻。

《千字文》自隋代开始大为流行。南朝陈末至隋初,王羲之七世孙书法家智永和尚为满足时人需求,曾临摹了《千字文》八百册散发赠友,江南各个寺院也都保留了一本,对《千字文》的广为流传功不可没。到清代《千字文》已成为流传最广、最久的蒙学课本,几乎长幼咸知,以致文书编卷都采用天、地、玄、黄……来排列类分。清初学者顾炎武称赞《千字文》“不独以文传,而又以其巧传”,道出了其传世经久的缘故。周兴嗣《千字文》后,唐《梵语千字文》,宋《叙古千字文》、《续千文》、《重续千文》,元《稽古千文》,明《广易千文》、《正字千文》,清《训蒙千字文》、《续千字文》等模仿续貂之作纷纷问世,虽无一能与周文媲美抗衡,但却可以窥见周文影响的非同一般。

尽管《千字文》的创作主旨是识字,但由于周兴嗣文采卓越,将毫无关联的文字编成了精妙绝伦的文章,所以让孩子们又多了一本品质上乘的启蒙读本。《千字文》虽是启蒙读本,但内容广泛,涉及了天文、地理、自然、物产、历史、政治、文化、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,所蕴含的信息量十分巨大,值得更加深入和细致地进行解读。

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浩瀚灿烂的,而这篇千字之文也是广博庞杂的,它精确地将一个文明史完整地浓缩在了一篇文章当中,其内涵之深邃可想而知。